普通心理学005

普通心理学

(第四版)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陈宝国

基础课、入门课

第九章 动机

本章主要知识内容

1、什么是动机

2、动机的理论

3、动机的种类

4、意志

教学目标

  • 了解动机及其功能;
  • 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直到工作效率和动机的关系;
  • 了解需要的种类;

动机的定义: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动机不是行动本身,而是心动的一种内在动力,所以动机具有隐蔽性。

不能直接观察动机是强还是弱,只能通过观察某个人的欣慰来推测动机的强弱。

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维持和调节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主要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需要

其概念基础是体内平衡的原理,即当有机体形成某种极端的不平衡状态时就试图回到平衡的最适宜的状态。

定义:有机体内部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是个体行为的真正源动力。

举例:如因直板椅子不舒服而发明躺椅、沙发

因去某个地方太慢而发明了汽车、飞机

需要产生的影响因素:

生理状态,血液中血糖减少,人就会饥饿。

情景因素,指诱发或增强需要产生的外界刺激。

认知因素,是产生需要的重要条件。 认知活动对个体的主客观 条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帮助个体确立活动的目标,重要的是期待和想象。

需要的划分

按起源分:

  • 自然需要,也叫生理需要。由有机体内部某种生理的不平衡状态引起的;
  • 社会需要,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类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经验的积累而获得的一种需要。

按需要指向对象分:

  • 物质需要,个体对衣、食、住、行的需要,指向社会物质产品;
  • 精神需要,指向深灰的各种精神产品;

有关需要的理论:重点介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理论。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

人本主义强调环境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所起的作用;

1943年,马斯洛把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等级。

生理需要:力量是最强的,没得到满足之前会促使人们首先满足这种需要。

安全的需要:表现为要求稳定的环境、秩序、受到保护、安全、能避免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追求爱情。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他在生活中受到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相反,缺乏自信会使人感到自卑,没有足够的信息区处理面临的问题。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如发挥出音乐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一个音乐家;有管理的潜能,把它发挥出来,成为一个管理家;有教学的潜能,把它发挥出来,成为一个人人喜欢的教师。

后来又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又加了两种需要:

认知的需要,表现出求知、理解、探索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追求对称、秩序、和谐的需要。

七种需要的关系;

这七种需要都是天生的;

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越强。

从需要产生的顺序来看,先产生低级需要,再产生高级需要;

从更需要满足的顺序来看,先满足低级需要,再满足高级的需要,但有时高级的需要满足之前,低级的需要只要部分得到满足就可以了,而且高级需要可以调节低级的需要。

”为了革命胜利愿意把牢底坐穿“

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社会条件下,主导需要不同,如青少年的主导需要时学习。

前四种需要叫缺失的需要,它对满足需要与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后三种需要叫成长的需要;

评价:

优点: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起来,符合需要的发展顺序,低级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才会产生高级的需要,也是正确的;对调动人的积极性由意义。

缺点:

强调七种需要都是天生的,模糊了人的自认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简化,即奥德弗的生存关系需要理论:

  • 生存的需要
  • 相互关系的需要
  • 成长发展的需要

三种需要的相互关系:

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对高层次的最求越大

较高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就越多。

需要理论的作用:

需要理论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老总怎样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先做一调查以了解员工最重要的需要,然后尽力去满足这种需要;

人是有不同层次需要的,要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上节知识回顾

动机和行动效率之间的关系

动机和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型的关系,当动机太弱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或行动的完成,但当动机太强时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完成,只有处在中等程度时,工作的效率最高。

动机太弱或太强,工作效率不高。

动机的强弱随任务的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最佳动机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动机水平高有利于简单问题的解决;但如果一项任务太复杂,动机水平高不利于问题解决。

上述规律就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第二节 动机理论

教学目标:

掌握动机的唤醒理论、诱因理论、归因理论、自我功效理论、成就目标理论;

了解动机的本能理论和驱动理论;

动机的认知理论是本章重要内容。

动机的理论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1、本能理论

认为人类背后的行为动力就是本能, 受本能指引和控制,包括动物本能和社会本能,如爱、交往、社交、同情等。

麦独孤认为人类所有行为的基本源泉、基本动力都是本能;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

评价:存在循环论证问题;人类许多行为可以更好地由学习来解释。

2、趋力理论

趋力是指个体由于生理或心理需要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是一种能量,能激发或推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赫尔提出的趋力减少的理论;

他假定个体要生存就要由需要,需要产生趋力,推动个体做出某种行为使需要得以满足,需要满足后趋力就下降。

动机强度与趋力的强度有关,还与习惯的强度有关,习惯强度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连接的力量。

赫尔的实验:

训练老鼠跑一条直的木制通道,老鼠通过通道后会获得奖励。实验用两组老鼠,其中一组被剥夺进食22小时,另一组被剥夺3个小时,他假定长时间的事物剥夺会引起搞得内驱力,而一只老鼠跑通道多次受到的奖励后会形成跑通道的习惯。

驱力理论的评价:

驱力理论知识和解释某些心理性的行为,如吃饭、喝水,但有些行为不能解释,如人在吃饱后见到一桌美餐时又会进食。所以,趋力理论只能解释部分行为。

3、诱因理论

诱因也是引发人行为的原因。

诱因:人们试图得到或避免的目标与刺激的情景。

除了外在的驱力,内在的诱因也可以引发人的行为。

诱因既可以是物质的,如事物、漂亮的衣服、房子等;诱因也可以是精神的,如获得荣誉,地位等。

在引发人行为动机方面,内在的趋力会对行为起到推的作用,外部环境的诱因会起到拉的作用。

根据诱因理论如何激发行为动机:

应该设置一个外在的好的诱因,这样可以更好的引发人的某种行为。 如父母承诺孩子,如果学习好可以给他买喜欢的东西。

诱因理论的局限性:

趋力理论人类的行为都在消除紧张,使驱力减少,但有些行为却是为了唤醒紧张,这用驱力理论无法解释。

4、唤醒理论

唤醒: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唤醒理论的基本观点:

对唤醒的偏好水平是决定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

人们一般会喜欢中等强度的刺激,因为它有最佳的唤醒水平,刺激太强或太弱,个体都会感觉到不舒服,如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

把人的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睡觉得信息都剥夺掉,外界环境的刺激很少,人会感觉不舒服,多数人只能坚持很少时间,而且会出现幻觉。 这说明刺激水平太弱,人会感觉不舒服;但刺激太强,人也会受不了。 所以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中等强度的刺激带来的唤醒水平是最佳的。

唤醒水平的三个基本原理:

第一个原理:

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当唤醒水平比较低时,人们倾向于寻找刺激,当唤醒水平比较高时,人们会逃避刺激。

第二个原理:简化原理

重复进行的刺激会使唤醒水平降低,例如总是接触一个刺激,注意力水平就会下降。任何活动给经过多次重复都会变得乏味,个体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动机,从事某些新的活动。

如一首新歌,多次重复唱,就会烦了。

第三个原理:经验对偏好的影响

经验丰富的个体喜欢复杂的刺激,如精通象棋的人偏爱复杂的棋局比赛。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喜欢的刺激的复杂水平降低。

环境刺激的复杂性对孩子的偏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家庭抚养的孩子偏好更复杂的刺激。

个体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

所以有些人喜欢刺激性的游戏,喜欢冒险型的游戏,因为它们喜欢高的唤醒水平;而有些人更喜欢唤醒水平低的活动。

以上的理论的局限性:

上述理论都强调生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但它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行为,如人们为什么要追求成功,追求优越等。

6、认知理论

强调人的认知、观念等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认知理论:头脑中存在的一些观念与想法,在刺激和行为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认知具有一种动机的功能,证实这种观念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1)期望理论

由弗洛姆提出。

激发的力量等于目标的效价X期望值;

效价:指个人道道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同一个目标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价。

期望值:一个人判断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期望值在0和1之间。

激发的力量就是效价X期望值

根据公式的分析:

如果一个目标的效价比较高,期望值也比较高,实现这个目标有很大的吸引力,那么激发的力量就比较大;否则,就比较小。

激发人行动的动机应该设在0.5水平比较好。所以,在设置期望值时不熬把目标设得过高。

生活中现象得解释:

有些单位设置了有吸引力的目标,希望借此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但却不能,可能就是因为期望值太低所致。

期望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人们对带工作的态度:积极还是消极;动机强还是弱,与下面的而判断有关系。第一,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第二,绩效与奖赏的关系。

人们对待工作态度与以上两个因素的关系:一般来讲,如果员工以自己的知觉,确认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某种绩效水平,达到之后又会得到很有吸引力的奖赏,这是人们就会努力工作。

期望理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启示:

单位中奖金发放,可以调查一下几个问题,第一,奖金的效价如何,有无吸引力;第二,得到奖金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效价高,实现的可能性比较高,就可以实施这种奖励。如果得到奖金的可能性很大,但奖金效价很低或效价很高但期望值很低 ,或两者都很低,激发的力量就比较低,就可采用其他方法来调动给员工的积极性。

要调动人的积极性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效价高,期望值也要高

2)归因理论

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归因: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行为背后的原因,就是归因的过程。

归因方式不同影响以后的行为方式或动机的强弱、

海德的归因理论:

第一,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环境。

第二,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个人。

环境归因: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环境的因素,如考试没有考好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好;

个人归因:把行为得原因归结为个人的因素,如把考试没考好归结为自己没有努力;

维纳提出了系统的归因理论。

维纳的归因理论

决定一个人行为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四个:

  • 能力
  • 努力,努力的人更容易获得归因。
  • 任务的难度
  • 运气,运气的好坏也会影响成败。

成败归因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

维纳把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原因划分为三个维度:

内外因维度、可控性维度、稳定性维度。

内外因,如努力和能力是内因,任务难度、运气是外因。

可控性,努力是可控的,能力、任务难度、运气是不可控的。

稳定性,努力、运气是不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因素。

能力属于内因、稳定、不可控因素;

努力属于内因、不稳定、可控因素;

任务难度属于外因、稳定、不可控因素;

运气属于外因、不稳定、不可控因素;

个体对成败的归因影响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如个体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稳定的、内部的因素,倾向于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把失败归结为稳定的、内部的因素,会降低以后工作的积极性。

归因理论的应用:

可以根据行为者归因的倾向来预测其以后的动机,如同样获得好成绩的两个学生,甲归结为自己的努力,乙归结于自己的运气,那么就可以通过归因的方式不同来预测其以后的学习动机。

作为一个教师,可以训练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

消极归因的不良影响:

消极的归因会影响人的人格的发展受到阻碍,如冷淡、抑郁等;当成功时归因为自己运气好,失败时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就会使学生形成自卑、没有自尊心,没有自信等。

如何引导他人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

1)努力归因

是归因引导的最一般原则,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成败进行努力归因,学习好是努力的结果,学习不好是因为努力不够。

其目的是引导让学生认识倒自己的努力程度是影响成败的重要因素,增加学生的控制感。

2)可控归因

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引导学生进行可控归因,如归结为努力的因素,特别是当失败时就更要进行可控的归因。

努力归因和可控归因,是归因引导中的最一般原则。

3)成功时引导学生进行内在的稳定的归因,如能力因素;失败时引导学生进行外在不稳定的归因,如努力不够、运气差。

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不良归因倾向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7、动机的自我功效理论

由班杜拉提出,是观察学习理论的一部分。

认知变量,如期待、评价等认知因素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期待是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包括:

结果期待:个体对行为结果的估计;

效能期待: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断和判断,也叫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认为自己能力强,有能力完成各种任务,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认为i自己能力有限。

一个人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其行为,决定着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的水平,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人倾向于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

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建立在一下几个方面:

1)个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成功的经验很多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失败经验多的人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关于自我能力的一种认识,如榜样行为。

3)言语的说服

如他人在建议、劝告、激励等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但是其作用比较容易小时。

4)情绪的唤起

正性的或积极的情绪会增强自我效能感,悲伤、压抑、紧张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5)情景

陌生情景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案例:

田娟和李丽是同一所中学的初二的学生,本学期开设了物理课,期末考试时李丽很担心,她听说判断一个学生是否聪明就是看他物理考得好不好,她害怕屋里煎熬不好有人会说她笨;而田娟认为学习主要是学习新的知识,而且物理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解释了很多现象。成绩出来时两人都得了90分,田娟很满意,而李丽不满意。

8、成就目标理论

20世纪90年代提出。

成就目标:个体对自己所从事成就活动的原因的认知,时一个关于成就活动的目的、成功的意义、成功的标准的整合的新年系统。

如何评价成功;

  • 任务标准:个体是否达到了活动本身的要求。
  • 自我标准:个体是否比自己以前做得好。
  • 他人标准:个体是否比群体的其他人做得好、

成就目标的两种类型:

  • 掌握目标:成就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达到上述标准就是成功。
  • 成绩目标:个体的目标定位在好的名词和好的成绩上,个体对自己的评价要把自己和别人进行评价。

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不同。

成就目标定向不同的人对能力和努力关系认识不一样;

在情感方面成就目标定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个体对待困难、对待失败的情绪反应。

掌握目标定向的人态度:

把失败理解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失败并不代表能力低,而是看做完成任务的策略还需要改变,学习本身带来的愉快感、自豪感可以使其克服困难。

持成绩目标定向的人的态度:

失败一位着能力不足,会导致焦虑、羞耻感等消极的情绪;在面对困难时也会采取自我防御的方式来维护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如故意不努力。 其对困难的看法会影响其以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对社会比较担心和评价的压力也减少了学习的愉快感。

行为方面持掌握目标定向的人喜欢有挑战性的任务,而持成绩目标定向的人不喜欢。

持成就目标理论的个体:

把取得好的名次和取得好的成绩作为成功的标准。

体验不到学习中的快乐,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羞耻等消极情感。

失败意味着能力不足,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担心他人评价、社会比较,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持掌握目标理论的个体:

把成功定位学到新知识,获得你能力。

失败意味着努力不够,或学习策略、方法不对,能够体验倒活动中的快乐,选择挑战性较高的任务。

掌握目标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产生内在的推动力,促进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增氧引导学生树立掌握目标定向:

关注学习活动有意义的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的设计要新颖多样,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任务,其母的是为了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掌握知识本身;

设计具有合理挑战性的任务,既不要太容易,也不要太低。

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选择控制学习的机会 ,这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研究表明,自主定向学习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帮助学生把学习的目标定位在掌握和理解新的知识上。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提高,因为在多数情况下,教师较容易关注优秀的学生而很少关注差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肯定要基于学生自身的进步和提高;

避免公开评价,淡化学生能力差异的意识,公开评价很容易引导学生容易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能力的唯一标准,只能激励少数优等生,打击多数学生;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标准激励学生。

鼓励学生把错误看作学习的一部分,不要让学生形成错误是失败,是能力不行的表现,而要把错误看作某方面学习不够,需要改正。

动机理论总结: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首先产生的是本能理论,但受到怀疑和批评;后来产生驱动理论,只能解释生理动机,而较难解释社会动机;接下来又出现认知理论,强调观念是人的认知因素,对人的行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

教学目标:

  • 根据动机的性质分
    • 生理性动机
    • 社会性动机
  • 根据动机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分:
    • 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 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分为:
    • 有意识的动机,动机发生在意识水平上
    • 无意识的动机,动机发生在无意识水平上;
  • 根据动机的来源分:
    • 外在动机,在外界的要求推动下产生的;
    • 内在动机,有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

内在动机对人行为的推动力量更大。

生理性动机,如饥饿、渴等。

社会性动机

以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往往是后天发展起来的,包括:

  •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 爱好:兴趣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兴趣就叫爱好;

直接的兴趣,对某种活动本身感兴趣,如对学习英语本身感兴趣

间接的兴趣,由认识事物的 目的和结果引起的;

兴趣的品质:

广度,至兴趣的范围大小;

中心性,对某个特定事物形成更浓厚、更强烈的兴趣;

稳定性,对事物有持续稳定的兴趣;

兴趣的效能,兴趣能积极推动人的活动,提高活动的效能。

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变化刺激,研究表明同样的刺激重复出现就会失去新异性,变得很乏味,所以教师可以不断地变化这些刺激,如组织不定期的小组讨论,看教学录像,请客座教师讲课,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等。

设疑,即设置一定的疑问,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恐龙会消失,为什么重要诚实建在水边;

这样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成就动机

指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取得成功。

成就动机的作用:人类社会的进步依赖于个体与群体的成就最求。

成就动机水平与个人的成就的关系:智商差不多的人,成就动机高的,成功的可能性高。

高成就动机者和低成就动机者特征:

高成就动机者较易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富于挑战性,目标明确、报有成功的希望等;

麦克兰德的观点:

高成就动机的人喜欢难度较大,有风险的任务;低成就动机者喜欢难度较小,独立决策少的职业。成就动机水平的大小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的模型:成就动机的强度是成就动机水平、期望值、诱因有关。

有关实验:

把八十名大学生分为四组,完成相同的任务。第一组20名中成绩最好者得到奖励;第二组前五名得到奖励;第三组前十名得到奖励;第四组前十五名得到奖励。

实验结果

结果发现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成绩最好,因为第一组成功概率太低,第四组成功概率太低,所有最佳成功概率在0.5左右。

阿特金森将动机分为两类:

力求成功的动机

避免失败的动机

根据两种动机在个体动机体系中所占的强度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一种人做事情的导向是追求成功,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另一种人做事情的导向是避免失败,选择特别容易或特别难的任务。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的方式会影响倒一个人成就动机的强弱。

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那么儿童独立性水平的高低与儿童成就水平的高低成正相关。所有父母要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

麦可兰德的实验研究:

给一定的故事片段,通过故事完成的方法,把八到十岁的儿童分为成就动机水平高和成就动机水平低两组。要求孩子的母亲陈述培养孩子的方法,结果发现搞成就动机者的母亲从小就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能力,当取得成功时,给予奖励。

高成就动机者注重独立性培养。

2)个人成败的经验

如果成功多于失败,成就动机水平就比较高;相反,失败多于成功,成就动机就比较低。

3)人格因素

搞成就动机的人,往往具有责任心、创造性、追求完美的人格特点。

第四节 意志

教学目标

  •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 意志行动的冲突
  • 意志行动的挫折

意志:个体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意志有引发行为动机的作用,比一般动机更有选择性和坚持行。可以看做人类特有的高层次动机。

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意志行为:受意识支配的行为。

包括:

  • 准备阶段,在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作出行动的决定。
  • 执行阶段,意志行为的准备阶段是对行动和手段作出决定,而执行阶段是执行所采取的行动。

意志强弱还表现在:直至干扰达到目标的因素

意志冲突,由于在意志行动的过程中常常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但又能不能同时实现,因而引起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

冲突中总是伴随一定的情绪体验,如紧张、焦虑、烦躁、心神不定等。

冲突的方式:

接近–接近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人们,但只能选择一种目标时,通常表现出接近–接近型冲突。

如,探报志愿时,即想学法律又想学经济,但只能选择一个。

回避–回避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任务,而它们又只能回避一种目标时,就会产生回避–回避型冲突。

接近–回避型冲突,这种冲突是在同一物体对人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接近的同时,又故意回避它,从而引起内心的冲突。

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接近–回避型冲突常常出现一种更复杂的形势,即人们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的选择一种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由此而引起的冲突。

挫折

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和情绪反应。

挫折包括:

1)挫折情景

指挫折的原因,挫折情景是是目标不能实现的各种阻碍或干扰的因素。挫折情景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

2)挫折认知

指个体对挫折情景的认知、态度和评价,是产生挫折和对待挫折的关键。

如考试没考好是由于紧张造成的,下次在考试中放送一些,就不会产生挫折感;而其他的认知可能就会产生挫折感。

3)挫折行为

个体在面对挫折过程中往往伴随情绪方面的反应,即挫折行为。

4)挫折反应

个体在遭受挫折后,或轻或弱、或多或少都会做出一定的反应。 概括地讲个体对挫折的反应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和个性的变化。

情绪性反应,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着的紧张、烦躁、焦虑等情绪反应。

常见的情绪性反应:

  • 攻击

    包括

    直接攻击,表现为以动作、表情、文字等将愤怒直接发泄到构成挫折的人或物上。

    转向攻击,有时由于不能直接攻击引起挫折的对象或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攻击时,便把愤怒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

  • 冷漠,指个体遭受挫折而无动于衷,漠不关心。一般表现在长期受挫折,或处境十分艰险又无法改变的情况下。

  • 转移,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到对自己威胁较小的人身上去。

  • 退化,个体筹措这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有罪、幼稚行为。

  • 固执反应,指在个体遭受挫折后,刻板、盲目的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

  • 幻想,个体通过想象的、虚幻的情景来应付挫折。

  • 逃避,不感面对现实,放弃原有目标。

  • 自戕,伤害自己。

  • 理智的反应,实际上是一种意志行为的表现,即当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审时度势,采取积极的态度,用于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好不动摇地朝着预定目标迈进。

  • 个性方面的变化,持续的挫折或重大的挫折不仅会使个体产生持续的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而且某些行为反应还会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个体相应的习惯和某些突触的个性特点。

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1)正确认识挫折

首先要认识到挫折时普遍存在的,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客观存在的。

挫折并不都是坏事,挫折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使人获得成长,以后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更加坚强,有助于成功。

2)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不合理观念是引发挫折的重要原因,往往使人产生很大的挫折感。

无限夸大后果,自己吓唬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往往会产生很大的挫折感。

3)改善挫折情景

首先要预防挫折的发生,对事情的成败要做出正确估计。

挫折发生后要认真分析挫折的原因,然后设法消除挫折产生的原因。

5)调节抱负水平

个体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适合自己能力的抱负目标。抱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增强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6)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挫折的承受力是由积极作用的。遭受挫折后可以从朋友那里获得帮助,缓解挫折压力。

本章知识总结

  • 什么是动机,有哪些功能;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动机的理论;
  • 动机的种类;
  • 意志行动;

发表评论